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医院动态 > 医院新闻

【两周年纪实】两院携手破解“看病难题” 区域协作共护“百姓健康”|上海市胸科医院合肥区域心胸疾病诊疗中心交出民生满意答卷

发布时间:2025-04-14来源:

区域合作,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拼图”。

积极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国家发展战略,大力引进上海等地区的优质医疗资源,2023年1月与上海市胸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创新共建区域心胸疾病诊疗中心,探索实践“技术同城、服务同质、资源同享”合作模式,两年来取得明显成效,累计为合肥及周边1.2万名患者提供“家门口的上海名医医疗服务”,节约医疗等相关费用近4000万元,成为长三角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生动实践。


01

“立体合作模式”破解“一号难求”

上海市胸科医院是“中国心胸专科人才的摇篮”,在医教研管等方面发挥着引领作用。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落子,合肥市以“名医名科名院”工程建设为抓手,深度融入长三角卫生健康一体化发展。合肥市二院与上海胸科医院共同构建“名医工作室+技术平移+科研协同”的立体合作体系。上海市胸科医院合肥区域心胸疾病诊疗中心每周固定开设上海专家特需门诊,通过公众号线上预约,让庐州百姓在家门口即可挂上“上海专家号”,有效解决了沪上名医“一号难求”的难题。

"以前去上海看病,来回车费、住宿费加上诊疗费至少多花万元,现在上海专家定期来合肥坐诊,检查治疗都在家门口解决。"一位受益患者表示。从“患者跨省求医”到“名医跨江坐诊”,这种"病人不动专家动"的模式,既缓解了上海优质医疗资源紧张问题,更让安徽百姓切实感受到长三角一体化的民生温度。以胸心外科为例,与2022年相比,合肥市二院2024年门诊接诊人次增幅20.5%、住院人次增幅44.5%、四级手术台次增幅165.9%。


02

“双轨诊疗机制”织密健康“一张网"

“上海市胸科医院合肥区域心胸疾病诊疗中心”先后建立了三个分中心,在上海专家团队的带领下,肺结节分中心先后开展了3D单孔胸腔镜模块化肺段切除、剑突下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多发性磨玻璃结节杂交手术、胸腔镜下肺叶袖式切除和颈胸交界肿瘤切除等新技术等,呼吸介入中心开展了支气管结石激光碎石术、虚拟导航下冷冻肺活检技术、径向超声-TBNA技术、硅酮支架植入技术、各种良性狭窄诊治及T管置入、慢性气道疾病经支气管镜蒸汽肺减容术技术、经皮肺结节冷冻消融术等,房颤分中心开展了大心脏长程持续性房颤射频消融、ICE指导下的房颤射频消融术等,中心还率先在省内开展了达芬奇机器人食管癌根治术。一大批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显著提升了学科的核心技术水平,并且填补了市内甚至省内空白。

中心同时建立了“上海专家+本地团队”双轨诊疗机制,全国知名专家罗清泉、孙加源、刘旭等教授先后在合肥市二院设立名医工作室,对本地团队进行全方位的传帮带,变“输血”为“造血”,全面提升同质化的诊疗和服务能力,患者对高水平的诊疗服务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


03

多维数据见证惠民实效

从“域外求医”到“病有良医”,合作带来了显著民生效益。以肺癌患者为例,在合肥接受合作诊疗的自付费用(1.48万元)较赴沪就医(2.13万元)下降30%,加上往返奔波的隐性成本,单例综合减负超万元,这种合作模式,让优质医疗资源真正下沉到百姓身边。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全市心胸疾病外转率下降28个百分点,患者满意度达到了98.7%。在上海市胸科医院的帮扶带动下,较2022年,2024年胸心外科手术量增幅115.9%、心内科介入手术台次增幅350%,呼吸内科呼吸内镜下介入手术量增幅95.4%,肺癌早期诊断率提高29个百分比,区域疑难重症诊疗水平迈入新台阶。该院心内科今年成功跻身安徽省级重点专科,胸心外科和呼吸内科也被评为合肥市级重点专科,两院的相关合作经验和先进技术先后被人民日报客户端、央广网、健康报等媒体报道。


04

努力打造长三角医疗协同“新样板”

随着长三角卫生健康一体化深入推进,上海市胸科医院合肥区域心胸疾病诊疗中心即将迎来第二个发展周期,合肥市二院将持续完善“技术同城、服务同质、资源同享”的区域合作“三同”模式,着力推动更多的上海优质医疗资源在庐州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场跨越区域的医疗协作,正以实实在在的成效,书写着“健康中国”的长三角答卷——让更多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优质、更便捷的医疗服务,为促进区域医疗均衡发展提供可复制的经验做法。


和平路院区:合肥市瑶海区和平路246号, 电话:0551-62203666
广德路院区:合肥市瑶海区广德路与乐水路交叉口, 电话:0551-62965102

投诉电话:和平路院区62203612,广德路院区62965082

Copyright  2021 皖ICP备06001843号-2


Baidu
map